文博日历丨看一部跨越千年的“巨幕电影”-精彩看点
这面墙,从开封搬运而来
诉说着大运河的沧海桑田
见证了各个朝代的变迁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2014年,大运河成为
中国第46个世界遗产项目
明天是文化和自然遗产日
一起来认识汴河剖面
在州桥遗址“挖呀挖呀挖”
汴河剖面被搬进了博物馆
汴河剖面,来自开封州桥遗址
是目前国内揭取的体量最大的土遗址剖面
占据一整面墙,堪比巨幕电影
△开封州桥遗址的挖掘现场。
汴河剖面
在开封“出生”,在扬州“定居”
2018年,开封当地的考古学家
对州桥遗址进行了主动性考古发掘
在州桥本体的东侧
发现了长度约150米的汴河遗址
就这么“挖呀挖呀挖”
挖了十几米时
唐代至清代的汴河河道堆积
比较完整地展露了出来
从河道堆积中挖出许多文物、遗迹
陶器、瓷器、动物骨骼、房址、水井等
在考古现场
考古学家采用因地制宜的分段方法
把汴河河道剖面分为180余片并编号揭取
接着,在大运河博物馆
“碎片化”的汴河剖面被搬进展厅
依照揭取顺序
左右衔接、上下贴合
最终,巨大的汴河剖面呈现在我们眼前
如何看懂剖面?
这面墙写满了时间的“沉淀”
汴河剖面不仅面积超大
而且时间跨度长、信息量丰富
为了直观展示、准确表达汴河的历史价值
考古学家在这面墙上
做了很多“标注”
基于考古现场的汴河剖面
利用“地层学”的表述方式
使用白线绳合理区分出
汴河剖面的各层位堆积
再结合各层位堆积内包含的文物特征
对应归入形成的朝代
△州桥遗址的汴河剖面图,揭示大运河(汴河)自唐宋至清代发展演变过程。
自上而下
从剖面的深浅、堆积物的数量
可以清晰地看见
唐宋元明清五个朝代的汴河变迁
汴河,是大运河非常重要的一段
开凿于隋代,繁荣于唐宋
元明时期逐渐衰落,明末彻底淤废
△利用白线绳区分出汴河剖面各层所属的朝代。
唐宋时期的堆积呈现锅底状
当时的汴河是重要的水路
河道繁忙,是立国之本
因此,河道沉积物多
到了元代,堆积浅且少
是因为当时的京杭大运河截弯取直
汴河风光不再
慢慢地失去了“国家交通动脉”的地位
而明代的堆积逐渐趋平且最深
明末时期,黄河泛滥
汴河逐渐填满淤泥,越变越窄
因而堆积的文物少且最深
一层层砂土、一件件文物
是汴河千年变迁的时间“密码”
这里埋着6座古城
记录了汴河的历史脉络
汴河剖面,在开封州桥遗址被挖出
由于战乱和黄河泛滥
历史上开封
曾多次被泥沙掩埋
因此,州桥遗址自下而上
依次埋藏着6座古城
魏大梁城、唐汴州城、北宋东京城
金汴京城、明开封、清开封
因此堆积了不少文物标本、遗址遗迹
目前,州桥遗址已经
出土了60000多件文物标本
发现117处不同时期的遗址遗迹
时间跨度超过千年
遗址的东侧挖出了汴河剖面
西侧则发现了宋代堤岸石雕祥瑞壁画
它是目前国内发现的
北宋时期体量最大的石刻壁画
石壁上雕刻有
海马、瑞兽、鹤禽等浮雕纹饰
高约3.3米,总长约30米,构成巨幅长卷
再现了北宋《东京梦华录》的胜景
州桥遗址的挖掘
首次完整揭露了
唐宋至清代开封城内的汴河形态及演变
让大运河文明的历史脉络更加清晰
为研究大运河变迁史提供了考古实证
大运河全长近3200公里
是世界上距离最长、规模最大的运河
如果说长城是中华民族挺立的脊梁
大运河就是流动的血脉
千年大运河 流动的文化
历经千年
许许多多的文化遗产
仍在焕发新的生机与活力
相关新闻
- 文博日历丨看一部跨越千年的“巨幕电影”-精彩看点
- 到宁夏贺兰山东麓,赴一场葡萄酒之约 天天即时看
- 天天观焦点:60秒!看这些新疆体育小将闪耀赛场
- 渣土遗撒污道路 城管执法来查处-每日热文
- 鸡排拌饭哪个好吃?
- 科普知识进巴扎 文明意识入民心
- 全链减碳助力循环经济 宝马集团推动在中国可持续发展
- 最资讯丨黄瓜清炒基围虾的做法?
- 喜报!旺庄街道获批市智能制造标杆数再创历史新高|当前快看
- 未来加盟河床?巴尔韦德:我非常支持河床,但目前在皇马很享受|天天热讯
- 电梯安装资质多少钱(电梯安装资质)_环球快消息
- 江苏启动打击电诈“百日行动” 今年已帮群众避免损失70余亿元
- 幻想世界,美好人生
- 静电平衡后为什么电荷只在表面(静电平衡) 环球快消息
- 世界最资讯丨学生打架老师要求用英语说明过程_网友:打架太费脑子
- 焦点消息!董家岭村_关于董家岭村的简介
- 董家庄_关于董家庄的简介|世界快播报
- 动态:现代都市言情小说(都市言情小说黄)
- 时讯:斧正雅正赐教(斧正雅正指正)
- 世界通讯!楼阳生到南阳市部分县调研并主持召开推进副中心城市建设座谈会时强调 提升首位度创新力 建强省域副中心城市